川北大木偶表演教学与传习班剧目
陈小蓉
内容提要:川北大木偶,从曾经的戏班到集体所有制宣传组,再到剧团、剧院的演变,发展至今起起落落,现在仍然坚守着传承,与培养了一批批传承者是分不开的。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大木偶戏”于2006年6月,被国务院和中国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关键词 川北大木偶、表演教学。
“川北大木偶戏”表演教学的历史演变:
“川北大木偶戏”表演就应该是有人物性格、情绪表达、有情节表演的戏剧形态,“川北大木偶戏”归属为传统戏剧。如今已多元化表现,那么在教学上首先“人大戏”要多元全面的学习;到木偶操作学习时首先解决大木偶操作技能、从而还要提升人物性格、情绪表达、角色塑造等表演上的教学,这才会教出能独立创作人物的演员,这一块需要有一定教学经验和理论相融合的老师,在探索实践中去教导才行,我们如今已进行高等学历制教学,更需要我们提升教学方式;针对传统艺术类教学形式,确实有言传身教、理论教学等方式的综合使用,同时也不能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
就说“川北大木偶戏”归属为在川北大木偶表演的教学是有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和现代意义上的教学,在川北大木偶戏的历史上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从业人员,从最早的观摩随团学艺、跟师学艺的口传心授,经历了一定的时期;后来剧院开始成批次的招生,开始了团带班(在剧团办培训班)的传承方式,安排一些老师进行教学,这也经历了一次次的改革提升。在1988年我进剧团时就开始第一次在南充地区大范围的招生,通过初选复试,选出数十人参加表演方向的学习,在当时的南充地区聘请了歌舞剧院的老师教舞蹈、声乐;又聘请了当地京剧团的老师教戏曲类的基本功、身段等(我们是至今唯一一批学习京剧的学员);当学习人艺类的课程进行到一定的时期进行筛选。在学员学了一些人体功的基础上才开始增加大木偶表演的教学:学习大木偶基本提技,最后再一次的考核筛选后,开始大木偶表演、剧目的学习,到最后能够随团演出到独立演出大型剧目《玉莲花》《红宝石》《大肚弥勒佛》及组合节目等。
这就是大木偶表演教学的团带班改革提升后的模式,时间不是太长,往往分阶段学习。第一阶段:只学习人艺类的学习内容,因为大木偶表演已经多元化了,所以人艺类的学习内容不再只有戏曲类的学习,而有了舞蹈、声乐类的学习。第二阶段学习:继续人艺类学习并增加大木偶基本功学习,“举功”练习;第三阶段学习:人艺类的艺术学习停止,学习大木偶基本提技,当时我们所学已经有正规的教学方式,有轮签基本方式的学习、有基本功的掌式组合、点子功组合、步法训练等(这些教学内容部分在《川北大木偶艺术》中有记载)。第四阶段学习:大木偶的表演的学习,开始大木偶表演剧目的学习,我们当时学习了《玉莲花》《红宝石》《花伞舞》等。
考试筛选进单位后剧院从85级、89级中选出4男4女8位青年演员送入北京市戏曲学校的木偶班与中国木偶剧院的学员一起学习,这是剧院首次将演员送出去进入学校学习。
后来2004年剧院招生了一批表演学员,也是团带班,教学内容人艺类学习课程增加了小品表演、台词;戏曲学的川剧,仍有声乐和舞蹈课,大木偶方面学习了大木偶基本提技、剧目选段和舞蹈类的节目,是延续了1988级教学模式。后2004级学员进入峨眉山演出基地演出。
2009年招生的学员开始剧院与学校两个阶段的教学方式,选送了表演专业学员进入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进行定向培养,开启了学历制学习,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内容,学员在川艺中专学至2年后回到剧院,在剧院培训班里学习大木偶基本提技及表演课程、古典舞身韵、形体基本功等课程;直到后期的大木偶剧目的学习。当学员中专毕业后通过全国高考,录取后部分学员继续在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读大专,也分学院、剧院2个阶段学习。进入剧院工作时仍旧随团学艺、跟师学艺,学习剧目和加强木偶提技基本功训练。期间2010、2013、2014年分别选送学员去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和2009年招生的学员是类似的培养方式。
剧院在中途时期也有个别招生的学员采取随团学艺,跟师学艺。
2018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确保南充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大木偶薪火相传,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教育,提升南充文化品牌,南充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川北大木偶全日制学历教育传习班,分表演与制作2个方向的专业,中专学习三年参加全国高考录取后进入大专学习三年,毕业后择优录取。除了该学习的文化课外,表演专业所学课程:戏曲类(川剧)、舞蹈类、舞台剧类、木偶类、艺术理论等课程,掌握戏剧各学科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及实践演出,培养多门类学习的复合型人才。从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在学院正规考核录取完成,“川北大木偶戏”进入了高等教育行业。
“川北大木偶戏”表演教学的重要性:
川北大木偶是一个特殊的艺术种类,其表演形式多样化使其教学的内容更丰富,也更考验木偶表演专业老师的教学水平。对于表演教学,从学生学习的情况看观摩模仿、记忆思考、鉴别赏析、自我表达这些步骤;从大木偶表演的特殊技艺技能看,需要老师们言传身教做示范、循序渐进地引导系统的基本技法操纵教学,灵活运用操纵技巧,川北大木偶表演操作需要命杆与双签之间的合理配合,演员与大木偶行为同步,表演者将自己体会的动作、身韵、情绪要能下传上达到木偶身上达到人偶合一的境界,从而根据不同剧情故事下人物与环境之间关系而表达出来人物形象。这就要求教学上要高度统一,在教学计划上要一步步循序渐进、紧密相扣、在学历制教育中与学院的教学共同探索与发展,这就是表演教学的重要。
另川北大木偶传统的表演方式是掩幕艺术,对于演员的形体在很长时间并不考究,但随着剧院的发展,在教学上重视学员自身人艺类的学习、无论招生时对于学员招生的形体、面貎、嗓音等的条件要求,学习人体功内容的扩充,都提升了学员的招生条件,使最后成为大木偶演员时,是完全满足人偶同台不掩幕的自身条件。
“川北大木偶戏”2018年招生的非遗传习班表演教学成果:
2018年招生的传习班里,大木偶传习班教师团队以大木偶特点、技巧、操作功夫,作为夺人眼球的欣赏看点,在不降低传统表演的精彩度和难度的情况下,新创作编排大木偶折子戏及舞蹈、偶像戏。具体介绍如下:
偶像戏《果海拾趣》:
是个充满活泼喜悦的剧目,“果果”的拟人表达,偶像的道具服装使用,非常地诙谐。
备注:《果海拾趣》以果城南充的广柑结合翻山铰子的编创,讲述孩子们在果园里采摘果子逗趣、打闹的场景。是非遗舞蹈与学校美育的创新实践,是深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美育之中,让更多的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编导:王沪川
道具制作:舒世林
表演者;传习班学员
在此剧目教学时,先进行人的动作的教学排练,后穿上道具“果果”,果果的形象、拟人的动作并与“釆果女”互动,诙谐童趣好不欢喜;采果女的道具是广柑一串作翻山铰子的一系列技巧。这些都需要舞蹈老师亲自指导教学,与学生们分析角色的情绪、动作代表的意义,果果拟人的状态
等等。
大木偶藏族《卓舞》:
藏族“卓”表演性舞蹈以其独特的舞蹈形式、鲜明的节奏、技巧性表演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等特点,成为藏族民间舞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藏族“卓”的节奏通常先慢后快,这种节奏变化使得舞蹈更具张力和表现力。舞者通过快速的节奏和动作,展现出藏族舞蹈的活泼、奔放和热情。大木偶舞者操作木偶通过舞动水袖与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展现出人偶高度合一。
舞蹈指导:王沪川
木偶指导:陈小蓉 李梓维
木偶制作:赵庆 何欣翰
大木偶表演者:邓佳茜 权芷涵 何郡 何雨晴 凡若锦 张晨 阳茜 夏冰心税倩 贾轩 冯瑶 李晓兰
此剧目教学排练先要舞蹈老师教会卓舞,木偶老师要根据舞蹈老师教的动作分个别动作、分段动作教同学们怎样去操作木偶去表现;还要老师们同步上课,共同教同学们人与偶同身同韵合一表达出来;这是大木偶教学与其他艺术种类教学不一样的地方。
大木偶折子戏《放裴》:
具有代表性的大木偶作品 ,根据大木偶表演特色,特技表达(如大木偶下腰动作)进行排练教学,先学习“人大戏”的《放裴》,再学大木偶版的《放裴》,不能只是演员的表演技术和功夫的单纯展示,而要教学生能够理解人物角色,塑造人物,比如不被理解“无奈”心情,“裴郎不信你来看哪”教学员慢摇木偶头,人带呼吸让木偶也有呼吸的状态,念白时的情感带入,综合表达此时心情;比如“疑团尽解”时,放松的心情表达,教学员长绫舞动要轻柔飘逸,动作要轻快,步伐上也要轻盈等等。
备注:《放裴》出自川剧大幕戏《红梅记》,该剧获得了四川省第六届曲艺木偶皮影杂技决赛二等奖,讲述李慧娘因游西湖时无意称赞裴禹“美哉少年”,被贾似道斩于半闲堂,并欲追杀裴生,李慧娘鬼魂为救裴禹,深夜去书房报信,助裴禹逃出贾府。该剧目是大木偶用长绫去表达李慧娘各个阶段的情绪,其中大木偶圆台功更是考验木偶演员的功底,全面诠释李慧娘这个角色;该剧实打实唱,大木偶李慧娘由戏曲人演李慧娘配音,这是传承“川北大木偶戏”曾经的表演形式;另独具匠心的运用了人声川剧锣鼓,丰富了舞台画面,让舞台空间饱满,不仅展示了大木偶的仿人技巧,更让观众体验无现场川剧打击乐的人声川剧锣鼓。
总导演:唐国良
剧目排练:张君祥 王紫娟
执行导演:陈小蓉
木偶指导:陈小蓉 舒世林
木偶制作:许学术 舒世林
慧娘大木偶饰演者:张晨
裴禹:柏顺升
慧娘:税倩
廖尽忠:杨镓睿
领腔:吕冰玉
合腔:
女生:阳茜、何雨晴、邓佳茜、权芷涵
男生:杨镓睿、杨恒嘉、周龙、冯国起、吴冬
司鼓:梅春林
大木偶表演《观景》:
讲述的是一群花旦游览大好河山,在鸟语花香中,嘻戏打闹,流连其间。纯欢快喜悦的少女状态,从未见过外面世界的新奇欢快的心理,其中翎子功甩翎、搬翎、摆翎等来表达她们开心、互相嘻闹的情绪,教学员在步伐上一定要轻快,但不能让木偶跳动不稳,身段的灵动活泛,操作木偶者右手操作生命杆配合人身、步伐的运动轨迹去走肩、拧腰、呼吸、身韵运用等全方位上传木偶身上,而且动作幅度、力度也会根据大木偶视角调整,不可死板去教,那样很可能会不似人的动作,粗枝烂叶,不细致!
剧目编导:王紫娟
木偶指导:陈小蓉、舒世林
木偶制作:舒世林、赵庆
木偶化妆:许芳宁
花旦饰演者:张晨、李晓兰、阳茜、李润茹、夏冰心
大木偶折子戏《吕布与貂蝉》:
此剧严谨地遵循川剧这一折的精髓,吕布的翎子功通过大木偶传达上去,首先教会学生在“人大戏”中翎子功的使用和表达的意识,是大木偶的表演中遵循人戏的表达的原由,教习其中技能、人物之间的对话、情绪交流与情绪表达。备注:《吕布与貂蝉》叙述东汉司徒王允为离间董卓、吕布父子,以便除掉奸雄董卓,与义女貂蝉设下连环计。吕布运用翎子涮、挑、绕、摆、单抖、双抖、“凤凰点头”的翎子技法,无不夸张而形象地达到了借技写人,借技抒情的作用,从而展现吕布内心的冲动和迷恋酒色的性格特征。演员实唱操作大木偶表演,在此体现演员唱念做打戏曲功底与木偶技艺相融合的表现形式。
剧目排练:张君祥 王紫娟
木偶指导:李梓维 舒世林
木偶制作:舒世林 许学术
木偶形象设计:赵庆
木偶化妆:许芳宁
吕布大木偶饰演者:杨镓睿
貂蝉大木偶饰演者:税倩
大木偶豫剧《花木兰》选段:
豫剧的唱腔以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表演风格高亢激越、简洁明快,具有古今兼具、老少咸宜的特点,在此花木兰教学中首先应该从这些特色去理解它的表达方式,其实并不在于要多少动作去做戏,而是要从配音中感悟此剧人物英雄气慨,教学生善用呼吸、抑扬顿挫的气韵来表达,不要仅现于动作表达。
备注:北朝时番邦犯境,边关告急。花木兰的父亲列名征兵军帖。木兰虑及老父体弱,弟弟年幼,思之再三,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本段讲述的是花木兰与刘大哥的一段唱词《谁说女子不如男》。
剧目排练 :王紫娟
木偶指导:舒世林、陈小蓉、李梓维
木偶制作:舒世林
木偶化妆:许芳宁
花木兰大木偶饰演者:李润茹
刘忠大木偶饰演者:杨镓睿
周明大木偶饰演者:杨恒嘉
王福大木偶饰演者:柏顺升
孙继安大木偶饰演者:袁望
大木偶折子戏《马房放奎》:
川剧传统胡琴折子戏,大幕戏《瑞霓罗帐》中一折,讲述儒生奎荣携带宝物“瑞霓罗帐”至陈文古家中避祸,陈欲掠宝帐为己有,将奎荣软禁马房,乘黑夜差老仆陈容将其杀人灭口;陈容来在马房,见奎荣跪地哀求饶命,想起小姐嘱托之言,难以下手,终于释放奎荣,但又愁家主不容己身,只好拔刀自刎而死。该剧采用实打实唱的表演形式,体现演员的唱功与大木偶表演技艺相结合,塑造剧中人物,其中有大木偶的抛髯口、粘粘步、飞跪、倒硬人等技巧。
剧目排练:蒋万海
木偶指导:陈飞旭
木偶制作:舒世林
木偶化妆:许芳宁
陈容大木偶饰演者:吴冬
奎荣大木偶饰演者:柏顺升
大木偶折子戏《烛影摇红》 :
川剧胡琴戏,此剧为大幕戏《龙须扇》之一折。宋太祖赵匡胤平息河东之乱后,晚年身患背瘩卧龙榻不起。二王赵光义(原名赵匡义,避兄讳改名)入宫探病,暗用岳父潘洪之计,在烛影摇红中用竹签刺其背瘩,弑君夺位最后成功。在黑夜里,用摸、探、听的方式进宫刺杀皇帝。大木偶在表演上要人偶合一,展现角色的情绪和人物性格特色。演员实打实唱实演,此传统演出方式是过去大木偶常用的表演方式,但是也考验演员的真
功夫。
剧目排练:蒋万海
木偶指导:李梓维
木偶化妆:许芳宁
赵光义大木偶饰演者:周龙
赵匡胤大木偶饰演者:吴冬
《国画·写意》:
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大木偶国画是“川北大木偶戏”的首创,演员不仅要有国画功底,并且必须具备大木偶操作表演的技艺,是两者充分融合的技艺。绘画指导老师:郭陈君
木偶指导老师:李梓维
木偶制作:唐根
大木偶绘画者:何郡
大木偶剧目《梨园芳华》
人、偶角色的手、眼、身、法、步的戏曲身段的诠译和戏曲、木偶的特技展演,包含了褶子功、长绫功、翎子功、云帚功、口条功、变脸、吐火吐烟、趟马、毯技等。
总导演:唐国良
剧目编导:李梓维、陈飞旭
木偶指导:李梓维、陈飞旭
传承剧院的剧目学习内容有:《玉莲花》《太庙惊魂》《千里共婵娟》《水府认父》《欢乐节日》等。
“川北大木偶”学员在学校学习情况:
1990年 木偶表演 8人 北京戏曲学校(培训),2009年 木偶表演12人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2010年 木偶表演 1人四川艺术职业学院,2013年 木偶表演 3人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另木偶表演招生西华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1人),2014年木偶表演 1人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2018年 木偶表演43人 木偶制作17人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川北大木偶艺术》 吴应学 重庆出版社1977
《戏曲艺术教育》刘佳 刘连群 人民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陈小蓉,女,(1969— )学历大专;从1988年5月开始至今从事木偶表演与教学,曾进入北京市戏曲学校学习。师承木偶表演艺术家关剑青、秦映兰。国家二级演员、“川北大木偶戏”的第三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国际木联会员、中国木联会员、南充市剧协会员、南充市舞蹈家协会会员;参演的《玉莲花》《龙门传说》等剧节目多次获得国内大奖,在金狮奖·第四届全国木偶皮影剧(节)目展演获个人表演奖,擅长戏曲旦角表演、塑造人物性格鲜明、细腻;并多次撰写论文发表。2004年开始至2024年担任大木偶剧院传习班的班主任及专业课老师,剧院青年演员木偶技艺与表演指导老师,是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外聘副教授,被评为学院2021—2022学年“优秀兼职教师”授予“南职名匠”称号。现被聘为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大思政课”客座教授。